您的位置:首页 >
麦田格资讯 >
活动资讯 > 麦田大讲堂——“以教育读写打开教师的生命时空”黄耀红教授专题讲座圆满举办
麦田大讲堂——“以教育读写打开教师的生命时空”黄耀红教授专题讲座圆满举办
2025-09-23 17:05:35 点击:1099 来源:麦田格
2025年9月23日上午,麦田格特邀湖南师范文学院教授,教育学博士,湖湘语文倡导者黄耀红教授莅临麦田大讲堂,为全体老师带来一场题为“以教育读写打开教师的生命时空”的讲座。
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,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”一开场,黄教授就将陈子昂《登幽州台》中的感受,与毛泽东《沁园春》中“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…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”的感受联结,来说明教育读写,是通过文字去不断丰富、不断打开、不断重建自己的生命时空。首先,黄教授提出第一点“人首先要打开思想的格局”。他指出,当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,我们对世界和人性的理解会随之加深,其思想也会在理性与感性两个层面得到发展。他强调,教育的本质是建立 “人与人、人与知识、人与自然” 的三重关系,其中对自然的感知力与文学的理解力,是教师感性素养的重要体现。黄教授提出多尔的“4R”课程方案——丰富、回归、关联、紧密,四个方面和教育读写相结合,再次强调思想的格局和变动是在阅读中进行的。
针对当前信息碎片化、视频化趋势对深度阅读能力的侵蚀,以及由此导致的思维零散化,黄教授提出了“将碎片进行拼接”的应对策略,即培养结构化思维,从而引出第二点“打开结构的版图”。他表示,培养这样的思维我们需要阅读各种不同种类的书籍,并且提高自己的共情力,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情感的本质。黄教授进一步提出第三点“打开对话的向度”,通过对《论语》的分析提出培养人文思想,他将此过程生动地比喻为构建 “思想的区块链”,将不同的思想观点相互连接、印证,从对话中将各种思想进行串联。
黄教授以 “当我们开始识字,我们就开始连接到世界” 为引,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石,而文字则是承载意义的符号。由此,他展开了讲座的第二部分:教育写作与生命时空的转换。在具体方法上,他从论文的选题上表明要凸显问题聚焦力,从而提出叙事的重要性。在研究层面,应把握四个关键维度:现实与理想的张力、历史与未来的对话。黄教授还强调我们撰写论文应遵循三大原则:问题原则、切己原则,点射原则。他进一步指出,教师应着力培养逻辑能力,具体体现为:提出有效的问题、明确问题的提出者、并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述。在教学实践方面,黄教授倡导以 “学位中心,问题导向” 的思维模型来组织课堂。加强非连续性文本的培训,来实现论文的表达,突出语言思辩力。就课堂模型,黄教授提出前25分钟精简讲课,实现教学水平的一致,后15分钟做课堂检测或者联系,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。其次,他强调了区分 “描述” 与 “解释” 两类话语的重要性,并且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,描述不是学术研究,但可以成为学术的基础与手段,而叙事是一种“质的研究”。
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——“教育读写与生命时空的创造”中,黄教授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:文字转化空间的过程,就是 “写过、读过、表达过” 的过程。他强调,教师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找寻和实现个人价值。围绕此观点,黄教授与麦田格的老师们共同解读了金子美玲的诗作《牵牛花》,深入探讨其内在意蕴,并由此引出“以读写拥抱教育日常”的理念。随后,他提出“不假外求——以读写促进生命成长”和“建立链接——以读写创造教育生活”的两个观点。黄教授总结道,教育读写的本质,是与世界建立深刻的精神联结。通过文字,我们不仅表达思想,更能丰盈内心,拓展生命的广度与深度。
随着黄耀红教授讲座的圆满结束,麦田大讲堂也缓缓落下了帷幕。相信通过本次讲座,麦田格的老师们收获颇丰,黄教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,深刻阐释了“以教育读写重建生命时空”的核心观点,为老师们未来的教学实践与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。麦田格也将会继续深耕教育领域,不断探索与前行,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