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选自麦田读书,作者为麦田格 张一萌,指导老师为赵婷
硝烟滚滚,火光笼罩着整个世界,鲜血染红了大地。恍惚间,听见了濒死前的一声怒吼,一声呐喊。一时间,这潇洒的豪情,好似从诗中来。
赤壁·折戟·东风
夕阳西下,江水泠泠成歌,一唱几百年,诗人杜牧重游赤壁古战场,他散步江边,见水底泥沙中埋着一根还未销蚀的断戟,许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,他把它捞上来,洗干净,手捧残铁,一时间,感物寄兴,心中波涛暗涌,他提笔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:
“折戟沉沙铁未销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”
英雄千古,只留荒草没残碑,假如,假如当时东风没有给周瑜提供便利,结局恐怕就是曹操取胜,那大乔小乔就被带走关在铜雀台深院中了。
骝马·沙场·玉鞍
战马配上了新的玉鞍随同将军出战,战争结束了,战场上只有那凄凉与月色。城墙上面铁鼓声气势磅礴,匣子里的血迹还没干。诗人激动地呐喊:
“骝马新跨白玉鞍,战罢沙场月色寒。城头铁鼓声犹振,匣里金刀血未干。”
战士们内心的热血并没有因为战争结束而冷却。一心为国的诗人自己,内心又如何肯放弃残破的家国?
青海·雪山·玉门关
青海湖上方的天空,层层的云朵让祁连雪山都显得暗淡。边塞孤城似乎在远远地望着西边的玉门关,那是春风不愿度玉门关啊,戍边的战士们,心中怎能压抑对家乡那说不尽的思念?可家国未定,思念无用,每个人都将眼泪化作利剑:
“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”
赴河陇,出玉门,诗人王昌龄一路也被感染。他定是看到了那些戍守边疆,身经百战的铁血战士,看他们宁被黄沙磨穿金黄的战甲,也斗志昂扬,于是,意境开阔的《从军行》就此豪情在胸了。
敲开诗词的大门,不止风雅,更有热血,我愿浓浓诗意融入血脉,我愿磅礴的壮志融于精魂。
文章来自麦田读书,未经允许转载必究!文章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
小作者是个温柔的女孩,当细腻的笔触遇上雄浑激荡的边塞诗,故事就有了别一番的魅力与风骨。希望小作者保持对诗词和表达的热爱,继续在文学世界里遨游、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