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选自麦田读书,作者为麦田格 张婧琦,指导老师为赵靓
澧水上,有一座桥。远看像座长虹横跨河面,近看它是一位饱经沧桑的母亲。妈妈说这座桥修于1988年,比我的年纪还要大。每天晚上,桥上的灯亮了,它变成了金色的,给人以温暖的感觉。远处的黄姑山在夜色中只显露出黑色的轮廓,还有万家灯火的星星点点,倒映在澧水河畔,时不时传来的轮船汽笛声让澧水大桥显得更加宁静。
在我的记忆里,我的童年时代是在外婆家度过的。每到放学时间,外婆都会给我买一碗糖油粑粑,并且带着我往大桥上走。走着走着天黑了,桥上灯亮了,好像一件珍宝,在天地间理直气壮地发光。我总喜欢趴在栏杆上,对那些略有金色的绿皮木船叫唤:“哎,哎,你们开去哪儿?”对黄姑山的树喊:“晚上好!”因为老师教我们遇见朋友要打招呼。每次外婆等我乱叫完,就把我抱下来,我只好在桥的栏杆间看风景。
波光粼粼的河水,已经吞下了夕阳,夕阳好像糖油粑粑呀,周围的彩云一定是裹糖油粑粑的糖浆,我想着,又咬了一口糖油粑粑……
我一直觉得过桥的路程虽短但却非常有趣,因为桥上有吃的有玩的。除了糖油粑粑,还有我爱的热粽子。它一元一个,用竹签插着。我一边过桥一边吃,糯米顺着喉管滑下去,还甜甜的,十分美味。下雨天,淋一两滴雨水,凉丝丝的……
这些都是我和大桥挥之不去的回忆,这篇文章为即将拆掉的大桥和童年的我而作。
文章来自麦田读书,未经允许转载必究!文章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
创作的最高境界在老师看来是留住记忆中温暖,婧琦用自己真挚的语言描绘了故乡那座充满回忆的桥,在你的笔下,这座桥似乎有了生命,带动着读者走进你的记忆,儿时所做的那些童趣之事也能把那份美好传递给读者;也引领着我们走进了自己珍藏着的那份童年回忆,也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到你对故乡浓浓的乡土情怀以及对过去的追忆。